四公子
- 拼音
- sì gōng zǐ
- 注音
- ㄙˋ ㄍㄨㄥ ㄗˇ
四公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四公子
指战国时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
指唐周曾、王玢、姚憺、韦清。
指明末清初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侯方域。
引证解释
指 战国 时 齐 孟尝君、赵 平原君、楚 春申君、魏 信陵君。
引唐•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诗:“贤哉四公子抚掌黄泉里。”
元•方回 《送赵无已之临川》诗:“原 尝 春 陵 四公子珠履三千分鼎食。”指 唐 周曾、王玢、姚憺、韦清。
引《新唐书·忠义传下·周曾》:“周曾 者本 李希烈 部将,与 王玢、姚憺、韦清 志相善,号四公子。”
指 明•末 清•初 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侯方域。
引清•韩菼 《潜孝先生冒徵君墓志铭》:“四公子者 桐城 方密之 以智,阳羡 陈定生 贞慧,归德 侯朝 宗 方域 与先生( 如皋 冒辟疆 襄 )也。”
国语辞典
四公子
战国时,齐孟尝君、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皆以尊贤养士著名时称「四公子」。
明末方以智、侯方域、冒襄、陈贞慧,皆以气节文章相尚故称为「四公子」。
清末谭嗣同、陈三立、吴保初、丁惠康皆名父之子并著才华,时称「四公子」。
四公子的字义分解
四
拼音 sì 部首 囗 总笔画 5四 [ sì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如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更多解释]
公
拼音 gōng 部首 八 总笔画 4公 [ gōng ]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如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如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国家,社会,大众。如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让大家知道。如公开。公报。公然。5.封建制度最高爵位。如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敬辞,尊称男子。如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雄性的。如公母。公畜。8.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如公公。外公(外祖父)。9.姓。 [更多解释]
子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子 [ 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如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如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如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如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如子弹( dàn )。棋子儿。6.与“母”相对。如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如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如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如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如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如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更多解释]
四公子的分字组词
四公子的近音词、同音词
四公子的相关词语
【四公子】的常见问题
-
四公子的拼音是什么?四公子怎么读?
答:四公子的拼音是:sì gōng zǐ
点击 图标播放四公子的发音。 -
四公子是什么意思?
答: 指战国时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指唐周曾、王玢、姚憺、韦清。指明末清初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侯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