ēn

拼音
ēn kē
注音
ㄣ ㄎㄜ

恩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恩科ēn kē

  1. 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

  2. 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凡士子于乡试合格后礼部试或廷试多次未录者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

引证解释

  1. 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

    南朝•齐 萧子良 《请停台使检课表》:“值今夕酒谐肉飫即许附申赦格;明日礼轻贷薄便復不入恩科。”

  2. 宋•时科举,承 五代 后晋 之制,凡士子于乡试合格后礼部试或廷试多次未录者,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 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参阅 宋•赵昇 《朝野类要·恩科《宋史·选举志一》、 清•顾炎武 《日知录·恩科等。

    宋•梅尧臣 《送陈贤良忠正军签判》诗:“书对三千字恩科第一人。”
    清•姚鼐 《严冬友墓志铭》:“辛卯恩科会试 刘文正 为考官。”

国语辞典

恩科ēn kē

  1. 明、清的科举考试本按一定年岁举行朝廷有庆典特恩,则加开恩科取士。

网络解释

恩科

恩科是指科举制度中于正科外皇帝特恩开科取士。宋代有赐出身之恩例和“特奏名”。开宝三年(970)、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祖、宋太宗分别赐参加省试、殿试落第十五次、十次以上者“出身”。咸平三年(1000)又许举人年高而屡经省试或殿试落第者遇殿试皇帝亲策士时,由礼部另立名册奏上,参加附试,称“特奏名”。是为恩科之嚆矢。

恩科的字义分解

  • 拼音 ēn 部首总笔画 10

    恩 [ ēn ]好处,深厚的情谊。恩爱。恩赐。恩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恩德。恩典。恩惠。恩仇。感恩。开恩。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科 [ kē ]1.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科。槐树是豆科。2.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科室。财务科。3.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科目。学科。文科。外科。4.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科举。科甲。科第。登科。5.判定(刑罚)科处( chù )。科罚。6.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科。科白。7.古同“棵”。 [更多解释]

恩科的分字组词

恩科的近音词、同音词

恩科的相关词语

【恩科】的常见问题

  1. 恩科的拼音是什么?恩科怎么读?

    答:恩科的拼音是:ēn kē
    点击 图标播放恩科的发音。

  2. 恩科是什么意思?

    答: 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凡士子于乡试合格后礼部试或廷试多次未录者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