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麻
- 拼音
- căo má
- 注音
- ㄘㄠˇ ㄇㄚˊ
草麻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麻
犹草诏。唐宋时用黄白麻纸写诏书,故称。
引证解释
犹草诏。 唐•宋 时用黄白麻纸写诏书故称。
引《旧唐书·韦弘景传》:“普润 镇使 苏光荣 为 涇原 节度使 弘景 草麻,漏敍 光荣 之功,罢学士,改司门员外郎。”
宋•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丁晋公 自 保信军 节度使知 江寧府召为参知政事。中书以 丁 节度使召学士草麻时 盛文肃 为学士,以为参知政事合用舍人草制遂以制除, 丁 甚恨之。”
清•昭槤 《啸亭续录·南书房》:“唐•宋 优重词林最为清秘,凡制誥草麻外,一切机务皆与商榷,故其品为高要。”
草麻的字义分解
草
拼音 cǎo 部首 艹 总笔画 9草 [ cǎo ]1.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如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2.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如草料。柴草。稻草。3.粗糙,不细致。如草率( 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4.汉字的一种书体。如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如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如草野。草莽。草寇。草贼。7.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如草鸡。 [更多解释]
麻
拼音 má 部首 麻 总笔画 11麻 [ má ]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如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指“芝麻”如麻酱。麻油。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如脚麻了。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如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如麻子。6.带细碎斑点的。如麻雀。麻蝇。7.喻纷乱。如麻乱。麻沸。8.姓。 [更多解释]
草麻的分字组词
草麻的近音词、同音词
草麻的相关词语
【草麻】的常见问题
-
草麻的拼音是什么?草麻怎么读?
答:草麻的拼音是:căo má
点击 图标播放草麻的发音。 -
草麻是什么意思?
答: 犹草诏。唐宋时用黄白麻纸写诏书,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