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kuài

拼音
jīn jī yù kuài
注音
ㄐㄧㄣ ㄐㄧ ㄩˋ ㄎㄨㄞˋ
繁体
金齏玉膾

金齑玉脍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金齑玉脍jīn jī yù kuài

  1. 谓精美的食物。

引证解释

  1. 谓精美的食物。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八和齑》:“熟粟黄。谚曰:金齏玉膾。橘皮多则不美;故加粟黄,取其金色,又益味甜。”
    宋•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擣辛物作齏南方喜之,所谓金齏玉膾者。”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之六:“金齏玉膾未归休落拓秋江愁復愁。”
    亦作“金虀玉鱠”。 《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旧题 唐•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吴馔》:“收鱸鱼三尺以下者作乾鱠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鱠拨令调匀霜后鱸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鱠,东南之佳味也。”
    亦省作“金虀膾”。 宋•苏轼 《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诗:“莫将 南海 金虀膾轻比 东坡 玉糝羹。”

网络解释

金齑玉脍

金齑玉脍原名鲈鱼脍是一道特色名菜属于西安仿唐菜水产类菜品。最早出现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书中。相传隋炀帝巡幸江南品尝此菜时因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齑料色泽金黄连声赞曰“金齑玉脍!”从此“鲈鱼脍”就换了这个新名字。据《大业拾遗记》、《太平广记》、《隋唐嘉话》等文献记载此菜都用鲈鱼作主料;齑料则不尽相同但必用黄色。

金齑玉脍的字义分解

  • 拼音 jīn 部首总笔画 8

    金 [ jīn ]1.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2.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钱。现金。基金。挥金如土。4.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1.钲声;2.钟声)。金鼓(锣鼓)。5.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1.盛酒器;2.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7.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8.中国朝代名。金代。9.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5

    齑 [ jī ]1.捣碎的姜、蒜、韭菜等。2.细,碎。齑粉。齑音(细碎的声音)。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玉 [ yù ]1.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2.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kuài 部首总笔画 10

    脍 [ kuài ]细切的肉。脍鲤。脍炙人口(喻诗文或事物受人欢迎,被人传诵)。 [更多解释]

金齑玉脍的分字组词

金齑玉脍的近音词、同音词

金齑玉脍的相关词语

【金齑玉脍】的常见问题

  1. 金齑玉脍的拼音是什么?金齑玉脍怎么读?

    答:金齑玉脍的拼音是:jīn jī yù kuài
    点击 图标播放金齑玉脍的发音。

  2. 金齑玉脍是什么意思?

    答: 谓精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