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osàn

拼音
xiāo sàn
注音
ㄒㄧㄠ ㄙㄢˋ
繁体
蕭散

萧散的意思

词语解释

萧散xiāo sàn

  1.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

引证解释

  1.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

    《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2. 消散;消释。

    《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皎然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明•刘基 《自天章入城作》诗:“烦襟得萧散似欲忘覉旅。”

  3. 萧条;凄凉。

    南朝•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復新。”
    唐•韦应物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诗:“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宋•苏轼 《和李太白》:“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
    清•曹寅 《宿金氏园亭》诗:“萧散人问意孤云第几峰。”

国语辞典

萧散xiāo sàn

  1. 闲散。

    《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

  2. 离散冷清。

    《文选·潘岳·哀永逝文》:「视天日兮苍茫,面邑里兮萧散。」

网络解释

萧散

萧散:宋朝曹彦约的诗词

萧散:汉语词汇

萧散 (汉语词汇)

萧散,汉语词汇。

拼音:xiāo sàn

释义:1、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2、消散;消释。3、萧条;凄凉。

萧散的字义分解

  • 拼音 xiāo 部首总笔画 11

    萧 [ xiāo ]1.即“艾蒿”。2.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3.〔萧萧〕1.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4.〔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5.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更多解释]

  • 拼音 sàn sǎn 部首总笔画 12

    散 [ sàn sǎn ]1.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2.分布,分给。散布。散发( fā )。天女散花。3.排遣。散心。散闷( mèn )。4.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更多解释]

萧散的分字组词

萧散的近音词、同音词

萧散的相关词语

【萧散】的常见问题

  1. 萧散的拼音是什么?萧散怎么读?

    答:萧散的拼音是:xiāo sàn
    点击 图标播放萧散的发音。

  2. 萧散是什么意思?

    答: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