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

拼音
mí fāng
注音
ㄇㄧˊ ㄈㄤ

迷方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迷方mí fāng

  1. 迷失方向。

  2. 佛教语。指令人迷惑的境界;迷津。

引证解释

  1. 迷失方向。

    南朝•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一:“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
    黄节 补注:“胡枕泉 曰:‘方,犹道也。’……此言迷道独沉沦谬误也。”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虽有通才迷方告控。”
    周振甫 注:“唐•写本‘告’作‘失’。迷失方向,失去控制。”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
    《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元瓘》:“白昼如雾 吴 师迷方,遂败之。”

  2. 佛教语。指令人迷惑的境界;迷津。

    唐•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唐•皎然 《晚春寻桃源观》诗:“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
    明•梅鼎祚 《玉合记·缘合》:“小妮唤名 慧月生来有些劣撇替人指点迷方,自己积成寃孽。”

网络解释

迷方

迷方,是汉语词汇,读音mí fāng 佛教语。指令人迷惑的境界;迷津。又指迷失方向。

迷方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迷 [ mí ]1.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迷信。迷糊。迷津。迷惘。迷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迷不悟。2.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迷恋。入迷。3.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迷。革新迷。4.使人陶醉。景色迷人。 [更多解释]

  • 拼音 fāng 部首总笔画 4

    方 [ fāng ]1.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2.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方根。平方。开方。3.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4.一边或一面。方向。方面。5.地区,地域。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办法,做法,技巧。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7.种,类。变幻无方。仪态万方。8.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方。9.违背。方命。10.正在,正当。方今盛世。方兴未艾。11.才,刚刚。方才。如梦方醒。12.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方。13.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方石章。14.姓。 [更多解释]

迷方的分字组词

迷方的近音词、同音词

迷方的相关词语

【迷方】的常见问题

  1. 迷方的拼音是什么?迷方怎么读?

    答:迷方的拼音是:mí fāng
    点击 图标播放迷方的发音。

  2. 迷方是什么意思?

    答: 迷失方向。佛教语。指令人迷惑的境界;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