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格
- 拼音
- gǔ gé
- 注音
- ㄍㄨˇ ㄍㄜˊ
骨格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骨格
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
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
骨气;品格。
气质;仪态。
引证解释
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
引《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 玉英 虽经了许多磨折到底骨格犹存。将息数日面容顿改。”
沙汀 《卢家秀》:“卢家秀 同他相反矮垛垛的,骨格宽大白晰红润的宽脸上长着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睛。”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
引唐•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穠莫备。”
元•陈宜甫 《旧扇吟寄程雪楼廉使》:“携持骨格轻发挥力量大。”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七:“章炳麟 的文章所以能自成一家也并非因为他模仿 魏 晋只是因为他有学问做底子有论理做骨格。”骨气;品格。
引唐•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七:“我想一个人总要有点骨格,决不应如牛猪一般的驯服。”气质;仪态。
引元•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此子生的形容端正骨格清奇,非等闲之人也。”
明•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诗:“只今骨格殊恒调倾都见者嗟英妙。”
清•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见骨格清整白鬚飘然。”
国语辞典
骨格
人的风格、气度。
引《三国演义·第二九回》:「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
诗文的骨架和格式。
网络解释
骨格
名词定义
gǔ gé
1.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传到后代人口渐多,各分支派大约每一部落戴一首领,多生得骨格魁梧膂力强壮并且熟习骑射百步穿杨;赵宋时代金太祖阿骨打,是他族内第一个出色人物开疆拓土,直到黄河两岸宋朝被他搅扰的了不得。”
2.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
3.骨气;品格。
4.气质;仪态。
骨格的字义分解
骨
拼音 gǔ gū 部首 骨 总笔画 9骨 [ gǔ gū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如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1.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2.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如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如骨力(1.雄健的笔力;2.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如侠骨。骨气。 [更多解释]
格
拼音 gé 部首 木 总笔画 10格 [ gé ]1.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如格子纸。方格儿布。2.法式,标准。如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3.表现出来的品质。如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4.阻碍,隔阂。如格格不入。5.击,打。如格斗。格杀。6.推究。如格致。7.树的长枝。8.至,来。如格于上下。9.感通。如格于皇天。10.变革,纠正。如格非。11.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更多解释]
骨格的分字组词
骨格的近音词、同音词
骨格的相关词语
【骨格】的常见问题
-
骨格的拼音是什么?骨格怎么读?
答:骨格的拼音是:gǔ gé
点击 图标播放骨格的发音。 -
骨格是什么意思?
答: 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骨气;品格。气质;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