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míng

拼音
zhèng míng
注音
ㄓㄥˋ ㄇㄧㄥˊ

正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名zhèng míng

  1. 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即楔子。元·明杂剧最后有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一般称前一句或前两句为“题目”后一句或后两句为“正名”。指正式的名称。

引证解释

  1. 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

    《管子·正第》:“守慎正名伪诈自止。”
    《国语·晋语四》:“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
    韦昭 注:“正上下服位之名。”
    《旧唐书·韦凑传》:“师古之道必也正名,名之与实,故当相副。”
    巴金 《新生·一个人格的成长》:“黑暗两个字怎么可以做杂志底名称呢?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是最要紧的。”

  2. 即楔子。 元 杂剧的开场白。

    清•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元 词开场止有冒头数语,谓之正名,又曰楔子。”

  3. 元•明 杂剧最后有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一般称前一句或前两句为“题目”,后一句或后两句为“正名”。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三篇:“《青琐高议》《青琐摭遗》文辞虽拙俗然尚非话本,而文题之下,已各繫以七言……皆一题一解甚类 元 人剧本结末之‘题目’与‘正名’。”

国语辞典

正名zhèng míng

  1. 正名义,使名实相符。

    《论语·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

  2. 官吏中的正职不同于副职或临时代理。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六出》:「自家姓朱名杰,见在充本府正名司吏。」

网络解释

正名

正名,汉语词汇。

拼音:zhèng míng

释义:1、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2.即楔子。 元杂剧的开场白。3. 元 明 杂剧最后有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一般称前一句或前两句为“题目”,后一句或后两句为“正名”。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正名者,辨正名分也。

正名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èng zhēng 部首总笔画 5

    正 [ zhèng zhēng ]1.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2.合于法则的。正当( dāng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恰好。正好。正中( zhōng )下怀。5.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6.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7.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10.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11.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 shù )。12.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míng 部首总笔画 6

    名 [ 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 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 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7.占有。不名一文。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更多解释]

正名的分字组词

正名的近音词、同音词

正名的相关词语

【正名】的常见问题

  1. 正名的拼音是什么?正名怎么读?

    答:正名的拼音是:zhèng míng
    点击 图标播放正名的发音。

  2. 正名是什么意思?

    答: 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即楔子。元·明杂剧最后有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一般称前一句或前两句为“题目”后一句或后两句为“正名”。指正式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