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传部
- 拼音
- yóu chuán bù
- 注音
- ㄧㄡˊ ㄔㄨㄢˊ ㄅㄨˋ
- 繁体
- 郵傳部
邮传部的意思
词语解释
邮传部
清末官署名。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始设。管理交通、邮政民国改为交通部。
引证解释
清•末官署名。 光绪 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始设。管理交通、邮政 民国 改为交通部。
引夏仁虎 《旧京琐记·朝流》:“邮传部之设 张百熙 为尚书, 胡燏棻、唐绍仪 为左右侍郎。”
《清史稿·德宗纪二》:“﹝ 光绪 三十二年九月﹞增设邮传部、海军部、军諮府、资政院、审计院。”
网络解释
邮传部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在此之前,交通行政无专管机构船政招商局隶北洋大臣内地商船隶工部邮政隶总税务司,铁路、电政另派大臣主管。铁路又曾改隶商部。设部后一切并入置尚书及左右侍郎为主管分设船政、路政、电政、邮政、庶务五司,各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所辖有邮政总局、电政总快速 及各省分局、电话局、交通银行(包括北京总行及上海、汉口、广州分行)、铁路总局及京汉、京奉、京张、沪宁、吉长、广长、正太等各路局。宣统元年(1909)省庶务司,增承政、参议二厅。三年,改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改为交通部。
邮传部的字义分解
邮
拼音 yóu 部首 阝 总笔画 7邮 [ yóu ]1.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如邮递。邮包。通邮。2.有关邮务的。如邮政。邮购。邮船。3.特指“邮票”如邮展。邮坛(集邮界)。集邮。4.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如邮吏。 [更多解释]
传
拼音 chuán zhuàn 部首 亻 总笔画 6传 [ chuán zhuàn ]1.转( zhuǎn )授,递。如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2.推广,散布。如宣传。流传。传名。传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更多解释]
部
拼音 bù 部首 阝 总笔画 10部 [ bù ]1.全体中的一份。如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2.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如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3.具有统属关系。如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 luò )。4.安置安排。如部署。5.量词。如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更多解释]
邮传部的分字组词
邮传部的相关词语
【邮传部】的常见问题
-
邮传部的拼音是什么?邮传部怎么读?
答:邮传部的拼音是:yóu chuán bù
点击 图标播放邮传部的发音。 -
邮传部是什么意思?
答: 清末官署名。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始设。管理交通、邮政民国改为交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