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石节
- 拼音
- chuān shí jié
- 注音
- ㄔㄨㄢ ㄕˊ ㄐㄧㄝˊ
- 繁体
- 穿石節
穿石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穿石节
亦称“穿天节”。
古代湖北襄樊一带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为穿石节。
引证解释
亦称“穿天节”。古代 湖北 襄樊 一带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为穿石节。
引宋•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綵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
自注:“襄 邓 间旧俗正月二十二日,仕女游河,取小石通中者用綵丝穿之,带以为祥。”
宋•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襄阳 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 交甫 解佩之日。郡中移会 汉水 之滨倾城自 万山 泛綵舟而下。妇女於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挂於首,以为得子之祥。”
网络解释
穿石节
穿石节,出处《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亦称“ 穿天节 ”。
穿石节的字义分解
穿
拼音 chuān 部首 穴 总笔画 9穿 [ chuān ]1.破,透。如穿透。揭穿。穿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穿凿。2.通过,连通。如穿过。穿行( xíng )。3.着( zhuó )衣服鞋袜。如穿衣。穿鞋。 [更多解释]
石
拼音 shí dàn 部首 石 总笔画 5石 [ shí dàn ]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如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指石刻。如金石。3.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如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姓。6.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7.中文部首。如石部8.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亦可训读为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千克。 [更多解释]
节
拼音 jié jiē 部首 艹 总笔画 5节 [ jié jiē ]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如竹节。节外生枝。2.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如关节。两节车厢。3.段落,事项。如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4.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如节气。节令。5.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如节日。6.礼度。如礼节。7.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如节奏。节拍。节律。8.操守。如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省减,限制。如节省。节制。开源节流。10.略去,简略。如节选。节录。11.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如符节。使节。12.姓。 [更多解释]
穿石节的分字组词
穿石节的相关词语
【穿石节】的常见问题
-
穿石节的拼音是什么?穿石节怎么读?
答:穿石节的拼音是:chuān shí jié
点击 图标播放穿石节的发音。 -
穿石节是什么意思?
答: 亦称“穿天节”。古代湖北襄樊一带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为穿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