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
- 拼音
- jié dù shǐ
- 注音
- ㄐㄧㄝˊ ㄉㄨˋ ㄕˇ
- 繁体
- 節度使
节度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节度使
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唐初在边境设置。后遍设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至北宋初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成为一种荣衔。
英governor of one or more provinces in charge of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affairs during Tang Dynasty;
引证解释
官名。 唐•初沿 北周 及 隋 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 唐•睿宗 景云 二年 贺拔延嗣 为 凉州 都督,充 河西 节度使自此始有节度使之号。其初,仅于边地有之, 安 史 之乱后遍设于国内。一节度使统管一道或数州总揽军、民、财政。 宋•以节度使为虚衔, 辽 金•沿置, 元 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引唐•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其后由膳部郎中为 荆南 节度行军司马遂为节度使。”
《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绍兴 年间行在有个 关 西 延安府 人。本身是三镇节度使。”
亦省称“节度”。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宣和 中復 幽州乃建为 永清军 节度,以命 郭药师。”
清•袁枚 《随园随笔·唐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唐•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故节度常兼观察处置等使。 崔珙 为 凤翔 陇州 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国语辞典
节度使
职官名。唐代所设,掌管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要政当时事权甚重。宋以为虚衔,元废。
网络解释
节度使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节度使的字义分解
节
拼音 jié jiē 部首 艹 总笔画 5节 [ jié jiē ]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如竹节。节外生枝。2.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如关节。两节车厢。3.段落,事项。如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4.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如节气。节令。5.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如节日。6.礼度。如礼节。7.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如节奏。节拍。节律。8.操守。如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省减,限制。如节省。节制。开源节流。10.略去,简略。如节选。节录。11.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如符节。使节。12.姓。 [更多解释]
度
拼音 dù duó 部首 广 总笔画 9度 [ dù duó ]1.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如尺度。刻度。度量衡。2.事物所达到的境界。如程度。高度。风度。3.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如角度。4.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如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5.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如制度。法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能容受的量。如气度。9.考虑,打算。如置之度外。10.过,由此到彼。如度日。度假。欢度新春。11.量词,次。如一度。再度。12.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如剃度(剃发出家)。13.姓。 [更多解释]
使
拼音 shǐ 部首 亻 总笔画 8使 [ shǐ ]1.用。如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2.派,差谴。如使唤。使命。使女。3.让,令,叫。如迫使。4.假若。如假使。即使。5.奉命办事的人。如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更多解释]
节度使的分字组词
节度使的相关词语
【节度使】的常见问题
-
节度使的拼音是什么?节度使怎么读?
答:节度使的拼音是:jié dù shǐ
点击 图标播放节度使的发音。 -
节度使是什么意思?
答: 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唐初在边境设置。后遍设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至北宋初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成为一种荣衔。
英governor of one or more provinces in charge of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affairs during Ta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