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zhàn

拼音
dà gū zhī zhàn
注音
ㄉㄚˋ ㄍㄨ ㄓ ㄓㄢˋ
繁体
大沽之戰

大沽之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沽之战dà gū zhī zhàn

  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三次战斗。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大沽口攻占炮台后进逼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次年英法联军蓄意挑衅轰击大沽炮台,清军发炮击沉、击伤敌舰多艘。1860年英法联军又大举进犯大沽炮台直隶提督乐善率部奋战牺牲炮台遂告陷落。不久天津被攻占清政府被迫乞和。

网络解释

大沽之战

1900年 6月15日,八国联军海军头目密谋夺取大沽炮台控制津沽通道并于当晚派日军300人登陆。16日各国海军头目联合向大沽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暂借”炮台,限定在17日凌晨2时以前必须将炮台交出否则将用武力夺取。当天下午俄、英、德等国的小分队相继登陆配合日军小分队完成了占领塘沽车站和包抄、进攻炮台的准备。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八国联军的无理要求并严阵以待来犯之敌。

大沽之战的字义分解

  • 拼音 dà dài tài 部首总笔画 3

    大 [ dà dài tài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沽 [ gū ]1.买。沽酒。沽名钓誉。2.卖。待价而沽。3.天津市的别称。 [更多解释]

  •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之 [ 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àn 部首总笔画 9

    战 [ zhàn ]1.打仗。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泛指争斗,比高下。论战。争战。3.发抖。战抖。寒战。胆战心惊。4.姓。 [更多解释]

大沽之战的分字组词

大沽之战的相关词语

【大沽之战】的常见问题

  1. 大沽之战的拼音是什么?大沽之战怎么读?

    答:大沽之战的拼音是:dà gū zhī zhàn
    点击 图标播放大沽之战的发音。

  2. 大沽之战是什么意思?

    答: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三次战斗。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大沽口攻占炮台后进逼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次年英法联军蓄意挑衅轰击大沽炮台,清军发炮击沉、击伤敌舰多艘。1860年英法联军又大举进犯大沽炮台直隶提督乐善率部奋战牺牲炮台遂告陷落。不久天津被攻占清政府被迫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