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 拼音
- bǔ gǔ zhī
- 注音
- ㄅㄨˇ ㄍㄨˇ ㄓ
- 繁体
- 補骨脂
补骨脂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补骨脂
草名。俗称破故纸。夏秋之交开花淡紫色,其种子可入药性温味辛苦,用于补肾虚、壮元阳。
引证解释
草名。俗称破故纸。夏秋之交开花淡紫色,其种子可入药,性温味辛苦,用于补肾虚、壮元阳。
引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补骨脂》﹝集解﹞引 苏颂 曰:“破故纸今人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于 唐•郑相国 ……此物本自外番随海舶而来非中华所有。番人呼为补骨脂语讹为破故纸也。”
网络解释
补骨脂
补骨脂(学名:Psoralea corylifolia Linn.)又名: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50cm。叶为单叶,长7~8mm;叶柄长2~4.5cm,叶宽卵形花序腋生,有花10~30朵,花冠黄色或蓝色花瓣明显具瓣柄旗瓣倒卵形,荚果卵形,花、果期7~10月。
果实入药有补肾壮阳、补脾健胃之功能并可治牛皮癣等皮肤病。
补骨脂的字义分解
补
拼音 bǔ 部首 衤 总笔画 7补 [ bǔ ]1.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如缝补。补葺。亡羊补牢。2.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如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3.益处。如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更多解释]
骨
拼音 gǔ gū 部首 骨 总笔画 9骨 [ gǔ gū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如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1.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2.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如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如骨力(1.雄健的笔力;2.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如侠骨。骨气。 [更多解释]
脂
拼音 zhī 部首 月 总笔画 10脂 [ zhī ]1.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如脂肪。脂膏。松脂。脂油。香脂。2.指“胭脂”如脂粉。 [更多解释]
补骨脂的分字组词
补骨脂的相关词语
【补骨脂】的常见问题
-
补骨脂的拼音是什么?补骨脂怎么读?
答:补骨脂的拼音是:bǔ gǔ zhī
点击 图标播放补骨脂的发音。 -
补骨脂是什么意思?
答: 草名。俗称破故纸。夏秋之交开花淡紫色,其种子可入药性温味辛苦,用于补肾虚、壮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