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gōng

拼音
ān gōng zǐ
注音
ㄢ ㄍㄨㄥ ㄗˇ

安公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安公子ān gōng zǐ

  1. 隋宫中乐曲名唐教坊曲名。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唐崔令钦《教坊记》

  2. 词牌名。双调有八十字、一〇六字等六体。见《词谱》卷十九。

  3. 曲牌名。南曲入正宫正曲,北曲入中吕调只曲。

引证解释

  1. 隋 宫中乐曲名, 唐•教坊曲名。见 唐•段安节 《乐府杂录》、 唐•崔令钦 《教坊记》

  2. 词牌名。双调,有八十字、一〇六字等六体。见《词谱》卷十九。

  3. 曲牌名。南曲入正宫正曲北曲入中吕调只曲。

国语辞典

安公子ān gōng zǐ

  1. 清末小说《儿女英雄传》男主角安骥的外号。因个性腼腆害羞故亦借喻具类似个性的年轻男子。

    如:「他动不动就小脸儿通红活似安公子再世。」

  2. 讽称吸食安非他命毒品的青少年。

    如:「现今安公子人数遽增产生不少社会问题。」

  3. 曲牌名。南曲入正宫正曲,北曲入中吕调只曲。

网络解释

安公子

安公子,词牌名,又名“安公子近”“安公子慢”。以柳永《安公子·长川波潋滟》为正体双调八十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一百零六字,前后段各八句、六仄韵;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段各九句、六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袁去华《安公子·弱柳丝千缕》等。

安公子的字义分解

  • 拼音 ān 部首总笔画 6

    安 [ ān ]1.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3.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平安。转危为安。5.装设。安置。安家立业。6.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gōng 部首总笔画 4

    公 [ gōng ]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5.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雄性的。公母。公畜。8.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9.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dàn )。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更多解释]

安公子的分字组词

安公子的相关词语

【安公子】的常见问题

  1. 安公子的拼音是什么?安公子怎么读?

    答:安公子的拼音是:ān gōng zǐ
    点击 图标播放安公子的发音。

  2. 安公子是什么意思?

    答: 隋宫中乐曲名唐教坊曲名。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唐崔令钦《教坊记》。词牌名。双调有八十字、一〇六字等六体。见《词谱》卷十九。曲牌名。南曲入正宫正曲,北曲入中吕调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