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龙节
- 拼音
- fēn lóng jié
- 注音
- ㄈㄣ ㄌㄨㄥˊ ㄐㄧㄝˊ
- 繁体
- 分龍節
分龙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分龙节
宋时池州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其时常降大雨。
引证解释
宋•时 池州 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其时常降大雨。
引宋•叶廷珪 《海录碎事·风俗》:“池州 俗以正月二十九、三十日为‘分龙节’。雨则多大水。”
网络解释
分龙节
分龙节是流传于南北各地的民间节日。此际多雨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除了汉族它也是毛南族、畲族的传统节日。
有趣的是这个节日的内容与日期都不太统一。地区不同节日内容也有所不同人们或祈雨、或傩舞、或唱戏拜龙王、或龙舟赛、或演习防火但是,都与雨水有关。
分龙节的字义分解
分
拼音 fēn fèn 部首 八 总笔画 4分 [ fēn fèn ]1.区划开。如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如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如分会。分行( háng )。4.散,离。如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如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如二分之一。7.一半。如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更多解释]
龙
拼音 lóng 部首 龙 总笔画 5龙 [ lóng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如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如恐龙。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如龙颜。龙体。龙袍。4.姓。 [更多解释]
节
拼音 jié jiē 部首 艹 总笔画 5节 [ jié jiē ]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如竹节。节外生枝。2.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如关节。两节车厢。3.段落,事项。如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4.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如节气。节令。5.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如节日。6.礼度。如礼节。7.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如节奏。节拍。节律。8.操守。如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省减,限制。如节省。节制。开源节流。10.略去,简略。如节选。节录。11.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如符节。使节。12.姓。 [更多解释]
分龙节的分字组词
分龙节的相关词语
【分龙节】的常见问题
-
分龙节的拼音是什么?分龙节怎么读?
答:分龙节的拼音是:fēn lóng jié
点击 图标播放分龙节的发音。 -
分龙节是什么意思?
答: 宋时池州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其时常降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