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制
- 拼音
- bā xiăo shí zhì
- 注音
- ㄅㄚ ㄒㄧㄠˇ ㄕˊ ㄓˋ
- 繁体
- 八小時制
八小时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八小时制
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仅八小时的制度。若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则资方必须补付工资。公元一八八六年由美国首先提出欧战后,经华盛顿会议决定采用。
国语辞典
八小时制
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仅八小时的制度。若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则资方必须补付工资。西元一八八六年由美国首先提出,欧战后,经华盛顿会议决定采用。
八小时制的字义分解
八
拼音 bā 部首 八 总笔画 2八 [ bā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如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更多解释]
小
拼音 xiǎo 部首 小 总笔画 3小 [ xiǎo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如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如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如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如小孩。5.谦辞。如小弟。小可。小人(1.谦称自己,指地位低;2.指人格卑鄙的人;3.指子女;4.小孩儿)。6.妾。如小房。 [更多解释]
时
拼音 shí 部首 日 总笔画 7时 [ shí ]1.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如时间。时不我与。2.较长的时间。如时代。古时。3.泛指一段时间。如时光。时令。时分。4.现在的,当前的。如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常常。如时常。学而时习之。6.一年中的一季。如时序。四时如春。7.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如时钟。时差( chā )。9.某一时刻。如按时上班。10.不定时,有时候。如时而。时阴时晴。11.机会。如时机。待时而动。12.姓。 [更多解释]
制
拼音 zhì 部首 刂 总笔画 8制 [ zhì ]1.规定。如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限定,约束,管束。如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法规,制度。如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造,作。如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 páo )制。5.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如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古代帝王的命令。如制诰。7.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更多解释]
八小时制的分字组词
八小时制的相关词语
【八小时制】的常见问题
-
八小时制的拼音是什么?八小时制怎么读?
答:八小时制的拼音是:bā xiăo shí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八小时制的发音。 -
八小时制是什么意思?
答: 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仅八小时的制度。若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则资方必须补付工资。公元一八八六年由美国首先提出欧战后,经华盛顿会议决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