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盘
- 拼音
- sàn shì pán
- 注音
- ㄙㄢˋ ㄕˋ ㄆㄢˊ
- 繁体
- 散氏盤
散氏盘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散氏盘
西周后期青铜器。
引证解释
西周 后期青铜器。 清•乾隆 中叶出土。是现已出土盘器中铭文最长者。参阅 清•阮元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国语辞典
散氏盘
西周后期散氏之盘,腹中有铭,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记载有关散、矢两国间和战割地的事为我国古铜器中著称者今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网络解释
散氏盘
散氏盘(San Family Plate),又称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
圆形 ,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地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国位于陕西宝鸡凤翔一带西北方与夨国为邻。青铜器断代上一般将散氏盘定为周厉王时器。
散氏盘的字义分解
散
拼音 sàn sǎn 部首 攵 总笔画 12散 [ sàn sǎn ]1.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如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2.分布,分给。如散布。散发( fā )。天女散花。3.排遣。如散心。散闷( mèn )。4.解雇。如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更多解释]
氏
拼音 shì zhī 部首 氏 总笔画 4氏 [ shì zhī ]1.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2.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如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更多解释]
盘
拼音 pán 部首 皿 总笔画 11盘 [ pán ]1.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如茶盘。菜盘。托盘。2.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如字盘。棋盘。算盘。磨盘。3.回旋,回绕,屈曲。如盘旋。盘桓。盘剥(辗转剥削)。盘曲。盘亘。盘郁(曲折幽深)。盘根错节。4.垒,砌。如盘灶。盘炕。5.仔细查究。如盘问。盘驳。盘察。盘查。盘货。盘算(细心打算)。6.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如开盘。收盘。7.转让(工商企业)如出盘。招盘。受盘。8.搬运。如盘运。9.量词。如一盘磨。10.姓。 [更多解释]
散氏盘的分字组词
散氏盘的相关词语
【散氏盘】的常见问题
-
散氏盘的拼音是什么?散氏盘怎么读?
答:散氏盘的拼音是:sàn shì pán
点击 图标播放散氏盘的发音。 -
散氏盘是什么意思?
答: 西周后期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