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shăo

拼音
sān shăo
注音
ㄙㄢ ㄕㄠˇ

三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少sān shăo

  1. 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

  2. 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晋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王氏三少《晋书·王羲之传》:“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2)唐李嗣真与同时学士赵献臣、徐昭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3. 谓三度返老还少。

引证解释

  1. 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

    《大戴礼记·保傅》:“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
    《汉书·百官公卿表序》:“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
    唐•杨炯 《明威将军梁待宾神道碑》:“位隆三少化浹五胥。”
    明•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二品直拜三孤》:“文臣至尚书六年始得三少"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39fcfb4ea>东宫三少。”

  2. 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 晋•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 王氏 三少。(2) 唐•李嗣真 与同时学士 赵献臣、徐昭 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晋书·王羲之传》:“敦 尝谓 羲之 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 阮主簿。’ 裕 亦目 羲之 与 王承、王悦 为 王氏 三少。”

  3. 谓三度返老还少。

    宋•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引 宇文士及 《粧台记序》:“春秋 之初有 晋•楚 之谚曰:‘ 夏姬 得道,鸡皮三少。’”明•杨慎 《武后生牙》:“史称 武后,年七十,盛自拂拭,不觉衰耗始信 夏姬 年踰七十,而鸡皮三少。”
    清•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变旧成新》:“岂非作者功臣使得为鷄皮三少之女。”

网络解释

三少

词语出处

(1).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大戴礼记·保傅》:“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汉书·百官公卿表序》:“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唐 杨炯《明威将军梁待宾神道碑》:“位隆三少,化浃五胥。”明 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二·二品直拜三孤》:“文臣至尚书,六年始得东宫三少。”

(2).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晋 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王氏三少。《晋书·王羲之传》:“ 敦 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2) 唐 李嗣真 与同时学士赵献臣、徐昭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三少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 shǎo shào 部首总笔画 4

    少 [ shǎo shào ]1.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少。少量。少许。2.缺,不够。缺少。减少。3.不经常。少有。少见。4.短时间。少等。少候。少顷。5.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6.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更多解释]

三少的分字组词

三少的相关词语

【三少】的常见问题

  1. 三少的拼音是什么?三少怎么读?

    答:三少的拼音是:sān shăo
    点击 图标播放三少的发音。

  2. 三少是什么意思?

    答: 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晋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王氏三少《晋书·王羲之传》:“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2)唐李嗣真与同时学士赵献臣、徐昭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谓三度返老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