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ìsānshè

退

拼音
bì tuì sān shè
注音
ㄅㄧˋ ㄊㄨㄟˋ ㄙㄢ ㄕㄜˋ

避退三舍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避退三舍bì tuì sān shè

  1.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避退三舍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6

    避 [ bì ]1.躲,设法躲开。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2.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更多解释]

  • 退

    拼音 tuì 部首总笔画 9

    退 [ tuì ]1.向后移动,与“进”相对。退步。退路。退却。退让。倒退。2.离开,辞去。退席。退伍。退职。退休。引退。3.送还,不接受,撤销。退还。4.脱落。退色。退毛。减退。5.和柔的样子。退然。6.迟缓,畏缩:“求也退”。 [更多解释]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 shě shè 部首总笔画 8

    舍 [ shě shè ]1.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2.施舍。舍粥。舍药。 [更多解释]

避退三舍的分字组词

避退三舍的相关词语

【避退三舍】的常见问题

  1. 避退三舍的拼音是什么?避退三舍怎么读?

    答:避退三舍的拼音是:bì tuì sān shè
    点击 图标播放避退三舍的发音。

  2. 避退三舍是什么意思?

    答: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