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拼音
bā gǔ wén
注音
ㄅㄚ ㄍㄨˇ ㄨㄣˊ
词性
名词

八股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八股文bā gǔ wén

  1.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正式议论中股是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文章题目摘自《四书》所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

国语辞典

八股文bā gǔ wén

  1. 文体名。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规定的应考文体。其体制源于宋、元的经义。最初八股考试命题采用经书中人伦治道之言应试者据以敷陈经义有若代圣贤立言称为「制义」。元仁宗以四书命题,限用朱子集注明、清时科举考试亦多取四书中的语句命题故称为「四书文」。明成化以后渐成定式清光绪末年废除。文章结构可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八部分全文对格式、体裁、用语、字数有严格规定。

网络解释

八股文

八股文(英译: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八股文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2

    八 [ bā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股 [ gǔ ]1.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股骨。股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2.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1.资金的一份,如“股份”,“股东”,“股票”;2.机关团体中的一个部门;3.其他,如“钗股”,“八股文”)。3.中国古代称不等腰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4.量词(1.指成条的,如“七股大水”;2.指气味,如“一股香味”;3.指力气,如“拧成一股劲”;4.批、部分,如“一小股敌军”)。 [更多解释]

  • 拼音 wén 部首总笔画 4

    文 [ wén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2.刺画花纹。文身。3.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1.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2. 错杂艳丽的色彩)。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9.温和。文火。文静。文雅。10.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12.专指社会科学。文科。13.掩饰。文过饰非。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15.姓。 [更多解释]

八股文的分字组词

八股文的相关词语

【八股文】的常见问题

  1. 八股文的拼音是什么?八股文怎么读?

    答:八股文的拼音是:bā gǔ wén
    点击 图标播放八股文的发音。

  2. 八股文是什么意思?

    答: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正式议论中股是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文章题目摘自《四书》所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