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
文蛤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蛤
一种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光滑有斑纹,生活在沿海泥沙中肉可食。又名花蛤。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文蛤》。
引证解释
一种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光滑,有斑纹生活在沿海泥沙中肉可食。又名花蛤。见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文蛤》。
国语辞典
文蛤
动物名。一种双壳贝类壳略呈三角形,大者长二、三寸,壳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生于沿海的沙中以藻类为食。其肉味鲜美极富营养。其壳可以研磨为蛤粉可入药。
网络解释
文蛤 (动物)
文蛤(拼音:wén-gé)又称为蛤蜊(g嗄-lí)别名华哥,另有称谓为丽文蛤、蚶仔(hān-zǎi)、粉蛲(fěn-náo)白仔,[1]是属于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的贝类,是重要的食用贝类之一。
壳呈圆形略呈三角形内面为瓷白色。原产地为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台湾沿岸也有分布。台湾西南沿海的沙岸有养殖文蛤。多栖息于浅海的沙泥底喜欢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河水湿地与潮间带等地区。购买文蛤宜选壳紧闭者可将文蛤互敲,有清脆声音的蛤蜊者较为新鲜。
文蛤的字义分解
文
拼音 wén 部首 文 总笔画 4文 [ wén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如灿若文锦。2.刺画花纹。如文身。3.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如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1.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2. 错杂艳丽的色彩)。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如文化。文物。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如天文。水文。7.旧时指礼节仪式。如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如文质彬彬。9.温和。如文火。文静。文雅。10.指非军事的。如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如文言。文白间杂。12.专指社会科学。如文科。13.掩饰。如文过饰非。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如一文不名。15.姓。 [更多解释]
蛤
拼音 gé há 部首 虫 总笔画 12蛤 [ gé há ]1.〔蛤蜊〕软体动物,壳形卵圆,色淡褐,稍有轮纹,内白色,栖浅海沙中,肉可食。2.〔文蛤〕软体动物,略呈三角形,栖近海沙泥中,有黑白两种,幼时称“棋子蛤”。3.〔蛤蚧〕爬行动物,土黄色,像壁虎,头大,尾部灰色,有红色斑点。中医用作强壮剂。 [更多解释]
文蛤的分字组词
文蛤的近音词、同音词
文蛤的相关词语
【文蛤】的常见问题
-
文蛤的拼音是什么?文蛤怎么读?
答:文蛤的拼音是:wén gé
点击 图标播放文蛤的发音。 -
文蛤是什么意思?
答: 一种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光滑有斑纹,生活在沿海泥沙中肉可食。又名花蛤。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文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