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ízhī

拼音
bá kuí qù zhī
注音
ㄅㄚˊ ㄎㄨㄟˊ ㄑㄩˋ ㄓ
词性
成语
繁体
拔葵去織
反义词

拔葵去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拔葵去织bá kuí qù zhī

  1. 《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后以“拔葵去织”为居官不与民争利的典故。

引证解释

  1. 亦省作“拔葵”。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讎其货乎?’”晋•葛洪 《抱朴子·逸民》:“濯裘布被拔葵去织。”
    《宋书·谢庄传》:“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詔不?拔葵去织实宜深弘。”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拔园葵而去织妇无三惑而絶四知。”
    《新唐书·苏良嗣传》:“公仪休 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
    《南史·范泰传》:“王者不言有无诸侯不説多少,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故拔葵所以明政。”
    宋•苏轼 《和阳行先》:“拔葵终相 鲁,辟穀会封 留。”

国语辞典

拔葵去织bá kuí qù zhī

  1. 公仪休为鲁相时,拔去家里园圃的葵菜且又燔烧家中的织布机以示不夺园夫红女之利的故事。典出《汉书·卷一一九·循吏传·公仪休传》。后指为官不与民争利。

    《宋书·卷八五·谢庄传》:「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拔葵去织,实宜深宏。」

    与民争利

拔葵去织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拔 [ bá ]1.抽,拉出,连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2.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拔数城。3.吸出。拔毒。拔火罐儿。4.选取,提升。提拔。拔擢。5.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拔尖儿。出类拔萃。6.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7.改变。坚韧不拔。心志不可拔。 [更多解释]

  • 拼音 kuí 部首总笔画 12

    葵 [ kuí ]1.〔向日葵〕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高,开大黄花,花常朝向太阳,子可食,亦可榨油。简称“葵”,如“葵花”,“葵心”。2.〔锦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淡紫色或白色花,供观赏。3.〔蜀葵〕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红、紫、白等色,根可入药。亦称“胡葵”、“吴葵”、“一丈红”。4.〔冬葵〕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扁圆形。种子、根、茎、叶均可入药。简称“葵”。5.〔蒲葵〕常绿乔木,叶大,大部分掌状分裂,裂片长披针形,木材可制器具,叶可做蓑、笠及扇。简称“葵”,如“葵扇”。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去 [ qù ]1.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去路。去国。2.距离,差别。相去不远。3.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去年。去冬今春。4.除掉,减掉。去掉。去皮。去势(1.阉割;2.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去男主角。6.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去。进去。7.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去。8.汉语四声之一。去声(1.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2.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更多解释]

  • 拼音 zhī zhì 部首总笔画 8

    织 [ zhī zhì ]1.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布。编织。织女(❶织布、织绸的女子;❷指织女星)。棉织物。2.引申为构成。罗织罪名。3.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织锦。织文(即“织锦”)。织贝(织成贝文的锦)。 [更多解释]

拔葵去织的分字组词

拔葵去织的相关词语

【拔葵去织】的常见问题

  1. 拔葵去织的拼音是什么?拔葵去织怎么读?

    答:拔葵去织的拼音是:bá kuí qù zhī
    点击 图标播放拔葵去织的发音。

  2. 拔葵去织是什么意思?

    答: 《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后以“拔葵去织”为居官不与民争利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