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ēngkēngzhījiàn

硁硁之见

拼音 kēng kēng zhī jiàn怎么读

注音 ㄎㄥ ㄎㄥ ㄓ ㄐㄧㄢˋ

繁体 硜硜之見

感情中性

近义词硁硁之愚

硁硁之见的意思

折叠展开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
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例子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21首:“此仆平日硁硁之见,如董生来,即以此言告之。”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自谦。

硁硁之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kēng),石部,共10画

〔硁硁〕形容浅薄固执,如“鄙哉硁硁乎!莫已知也,斯已而已矣”。

敲打石头的声音。

读(kēng),石部,共10画

〔硁硁〕形容浅薄固执,如“鄙哉硁硁乎!莫已知也,斯已而已矣”。

敲打石头的声音。

读(zhī),丶部,共3画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jiàn xiàn),见部,共4画

看到。如: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接触,遇到。如:怕见风。见习。

看得出,显得出。如:见效。相形见绌。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如:见上。见下。

会晤。如:会见。接见。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如: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如: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硁硁之见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