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ojīngshì

少不经事

拼音 shào bù jīng shì怎么读

注音 ㄕㄠˋ ㄅㄨˋ ㄐㄧㄥ ㄕˋ

繁体 少不經事

感情贬义

近义词少不更事

少不经事的意思

折叠展开

少:年轻;更:经历。
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出处刘丰《后生可爱》:“所以在实际中,毛头小伙子干出一番大事业出来的也毕竟不少,‘少不经事’的话不尽全对。”

例子刘丰《后生可爱》:“所以在实际中,毛头小伙子干出一番大事业出来的也毕竟不少,‘少不经事’的话不尽全对。”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少不经事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少不更事”。见“少不更事”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少不更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西晋末年,外族入侵,怀、愍(mǐn)两帝先后被俘。司马睿(ruì)在王氏家族的支持下即位于建业(地约当今江苏省江宁县南),为晋元帝,建立东晋政权。王氏家族因拥主有功,王导被任命为宰相,其族兄王敦亦受封为大将军。后来,司马睿病死,王敦乘机起兵篡夺政权。据《晋书・卷六九・周𫖮列传》载,当时朝中的一位大臣温峤(jiào)为王敦辩解说:“王大将军会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周𫖮()则回答:“君少年未更事(你年纪轻,阅历不足)。要知道不是所有君王都能如尧舜般圣明,即使犯错也是在所难免,为人臣者岂能因此就犯上作乱!”后来王敦虽然叛变失败,但仍握有权势,耿直的周𫖮开罪了他,于是被捕。在被押解赴刑场途中,经过帝王祖庙,周𫖮破口大骂说:“王敦这个奸臣使国家倾危,生民涂炭,希望上天显灵,让他早点遭到报应!”话还没说完,衙役便用戟()捣得他满口是血,但周𫖮并未显露畏惧之色,仍从容自若地受刑。“君少年未更事”一语,后来浓缩成“少不更事”,用来形容年纪轻,阅历浅薄。而“更事”一词在晋朝之前已见于文献。据《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曾对人说:“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意为:我能预知事情的发展,并不是因为我超凡入圣,不过是经历世事丰富而已。

【书证】

  • 01.《何典》第三回:“你们真是少不经事,只想抄近路!”

少不经事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s green as grass(young and inexperienced)
  2. молодо-зелено

少不经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shǎo shào),小部,共4画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如:多少。少量。少许。

缺,不够。如:缺少。减少。

不经常。如:少有。少见。

短时间。如:少等。少候。少顷。

丢,遗失。如:屋里少了东西。

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读(bù fǒu),一部,共4画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jīng),纟部,共8画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如:经纱。经线。经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如: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如: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 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

治理,管理。如: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

通过。如: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禁受。如:经受。经风雨,见世面。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如:经常。经费。荒诞不经。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如:经脉。经络。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如:已经。曾经。

缢死,上吊。如:自经。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如:月经。经血。

古同“京”,数目。

姓。

读(shì),一部,共8画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如:事情。事件。事业。

变故。如: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职业。如:谋事(指找职业)。

关系和责任。如: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办法。如: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做,治。如: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服侍。如:事父母。

少不经事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