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山。 暂辍清朝鹓鹭班,稍分微禄买青山。非关猿鹤多情绪,难得渔樵识面颜。绕洞浮云春霭霭,灌园流水夜潺潺。谢安宁为苍生起,嘱咐白云好闭关。
中秋姚宝山有约不遂次日见过。 待月荒庐夜不扃,半天风雨更凄清。孤踪自觉多悲况,皓魄相知亦世情。赤壁羽仙还入梦,山阴夜雪已寒盟。今宵握手同看处,顿觉秋光分外生。
宿东林寺。 霜后丛林秋气深,天边斜日映峰阴。十年宦海嗟陈迹,一夜禅房净客心。爱菊欲辞陶令印,赏桃空洒阮郎襟。山灵似解羁栖意,鹤唳猿啼月色沉。
送乡人陈竹园。 都门樽酒凌清晓,泮水芹香忆少年。万里烟霞双望眼,九秋风雨一归船。悬知宦况青毡上,且托乡书白雁前。独羡儒官偏意气,朝游南粤暮游燕。
送杨贰厓之任辰州司训。 春风万里辰阳道,落日孤舟楚水濆。草色连天迷极目,雁声冲雨怨离群。鳣堂旧识三台象,龙剑新开百鍊文。把酒都门无限意,赠君惟有五溪云。
腊月诞日李五林寄诗和韵奉答。 煖入江梅气渐匀,典衣沽酒醉生辰。周南留滞嗟司马,谷口栖迟愧子真。白发慈颜频入梦,青云仙侣故相亲。风前肠断清扬远,忽枉瑶华浣渴尘。
题双寿卷。 南极空闻主寿昌,西池之说亦荒唐。争如二老乾坤并,共羡双雏霄汉翔。花县早曾分禄养,杏园今复以名扬。貤封有典须看取,锦轴辉煌御墨香。
贺潢涧公九月十六初度。 寿酒频倾年复年,金章紫绶色长鲜。安期火枣秋初熟,方朔蟠桃晚更圆。丛菊霜清芳气袭,甘棠风静颂声传。蹇予下榻劳青眼,为赋南山松柏篇。
九月一日登泰山。 岱宗秋日气高寒,绝顶西风自整冠。岩畔进香何处客,山巅封禅几时坛。眼空寰海三千界,路入青冥十八盘。薄暮故人劳载酒,翠微银烛整馀欢。
半截松为李。 写松须纵笔,撑突见高节。兹谁老秃为,精色入砚铁。岂伊风轮过,忽施鬼斧截。虬髯半盘云,鹤盖全偃雪。屃赑元气缩,礌砢苍烟结。硕体百尺围,厚地一丈裂。猿猱枝上攫,貔虎根下抉。女萝不敢附,仙脂自可啜。独存正直操,老互风霜阅。雷雨时砰訇,鞭电欻闪掣。孤危世所忌,拥肿匠乃劣。和峤善养晦,陶潜讵藏拙。翛然三径中,腰脊肯一折。不露颠末材,斯真栋梁杰。画手蓄此意,偶向尺缣泄。静者乃得之,迎晞叹奇绝。
官坡访刘居士。 天风吹我上崔嵬,花拥肩舆一径开。仙岭白云晴似絮,官陂春水绿于苔。高人恰听莺声去,好客才从鸟道来。吟倚夕阳亲剥啄,古香飞出乱书堆。
登拱极楼。 腾身飞鸟上,天影四围看。人语响空碧,江心生暮寒。云开三楚地,风扫五溪蛮。岁晏应闻捷,斜阳同倚栏。
都门送王君静斋归里。 王子人中豪,经史富怀抱。壮岁游京师,予见恨不早。盍簪虽云初,一晤已倾倒。归哉益勉旃,勿愧梧山老。
答程内翰年兄。 谁将奇字问扬雄,司马凌云赋未工。一夜秋堂成夙契,百年萍海聚浮踪。论交莫厌家风薄,涉世翻惊俗态浓。归去逢人如问讯,病夫心事寄冥鸿。
宿双石寺 其二。 遥从天上领春回,特向山中访衲来。一径通幽花木胜,两山高耸石门开。松声萧瑟风生榻,梧影扶苏月满阶。去去苍生悬望久,莫教猿鹤误惊猜。
宿双石寺 其一。 古寺幽深一径通,落花流水小桥东。松巢老鹤三千丈,云绕仙坛十二重。我欲息机聊同榻,僧归无语但闻钟。从今识得桃源洞,暇日还来觅旧踪。
谒九峰书院。 一曲溪头上小航,九峰祠下仰清光。典谟训诰一家传,礼乐文章四叶芳。吾道渊源从此溯,圣门正脉属谁当。瓣香端拜抠衣去,又向前川谒紫阳。
过大关。 两腋翛翛生羽翰,朗吟飞上百寻关。高声直欲呼阊阖,回首翻惊出世寰。守吏迎人趋道左,仙翁烧药卧云间。官程无奈东征急,一路清风过大安。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其六。 山中读礼暇,时复一登楼。意懒云俱寂,心閒水自流。禽鱼随在适,鹿豕伴人褒。徙倚听渔父,长歌过故洲。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其五。 江水通幽涧,山云覆小楼。渔樵堪混迹,天地与同流。日夕牛羊下,秋风禾麦褒。野人争席罢,鸥鸟满前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