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宇,字光远,爵里不详。著有《周礼详解》四十卷,用王安石之说而加详。宋王与之《周礼订义》次昭亭于龟山杨时之后。《四库提要》以为当为徽、钦时人。 ...
王昭宇。 王昭宇,字光远,爵里不详。著有《周礼详解》四十卷,用王安石之说而加详。宋王与之《周礼订义》次昭亭于龟山杨时之后。《四库提要》以为当为徽、钦时人。
廖蒙,连州(今广东连县)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累官朝议郎、知封州。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六六。 ...
廖蒙。 廖蒙,连州(今广东连县)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累官朝议郎、知封州。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六六。
郑士洪,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清康熙《鄞县志》卷一)。官至御史(《甬上宋元诗略》卷一○)。 ...
郑士洪。 郑士洪,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清康熙《鄞县志》卷一)。官至御史(《甬上宋元诗略》卷一○)。
许毂,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哲宗绍圣二年(一○九五)知龙溪县。事见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五、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 ...
许毂。 许毂,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哲宗绍圣二年(一○九五)知龙溪县。事见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五、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
河南人,字应之。登进士第。补安肃军判官,上疏请饬边备,真宗识其名。累官枢密副使,无所建树。罢知河阳,改蔡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恭惠。 ...
任布。 河南人,字应之。登进士第。补安肃军判官,上疏请饬边备,真宗识其名。累官枢密副使,无所建树。罢知河阳,改蔡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恭惠。
张锷,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秘书省校书郎为陕县令。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五引华山凉轩题名石刻。 ...
张锷。 张锷,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秘书省校书郎为陕县令。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五引华山凉轩题名石刻。
何渷,字师禹,江阴(今属江苏)人。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以从政郎为镇江府学教授。事见元《至顺镇江志》卷一七、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四。 ...
何渷。 何渷,字师禹,江阴(今属江苏)人。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以从政郎为镇江府学教授。事见元《至顺镇江志》卷一七、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四。
丁仙现,宋杂剧演员。或作丁先现,丁线现。其艺术活动年代,历经神宗熙宁、哲宗元祐、绍圣,迄徽宗崇宁(或政和)年间(1068—1106或1111)。为宫廷教坊使数十年,时人呼为丁使。亦作场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南角楼街巷诸瓦肆勾栏。才思敏捷,敢于诮弄当时执政者及社会庸俗风气,人称“台官不如伶官”。精于审音,崇宁初大乐阙微调,议补,先现以为不可妄增。他乐工补作《黄河清》之类成,声终不谐,末音寄杀他调。使先现听之。先现则谓:“曲甚好,只是落韵”。能为词,有《绛都春·上元》传世。 ...
丁仙现。 丁仙现,宋杂剧演员。或作丁先现,丁线现。其艺术活动年代,历经神宗熙宁、哲宗元祐、绍圣,迄徽宗崇宁(或政和)年间(1068—1106或1111)。为宫廷教坊使数十年,时人呼为丁使。亦作场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南角楼街巷诸瓦肆勾栏。才思敏捷,敢于诮弄当时执政者及社会庸俗风气,人称“台官不如伶官”。精于审音,崇宁初大乐阙微调,议补,先现以为不可妄增。他乐工补作《黄河清》之类成,声终不谐,末音寄杀他调。使先现听之。先现则谓:“曲甚好,只是落韵”。能为词,有《绛都春·上元》传世。
陈应斗,闽清(今属福建)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特奏名。景定间通判潮州。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 ...
陈应斗。 陈应斗,闽清(今属福建)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特奏名。景定间通判潮州。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
宋居卿,字无党,东苑人(《灵岩志》卷三)。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曾游灵岩。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 ...
宋居卿。 宋居卿,字无党,东苑人(《灵岩志》卷三)。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曾游灵岩。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
林诰,字君然,长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后知南剑州。事见清同治《长乐县志》卷一一上。 ...
林诰。 林诰,字君然,长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后知南剑州。事见清同治《长乐县志》卷一一上。
吴必达,字材卿,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进士。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特科状元。五年,为建康府教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七年,擢尚书礼部架阁,累迁给事中。清嘉庆《道州志》卷八有传。 ...
吴必达。 吴必达,字材卿,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进士。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特科状元。五年,为建康府教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七年,擢尚书礼部架阁,累迁给事中。清嘉庆《道州志》卷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