䴠字概述
折叠展开
〔䴠〕字拼音是yǎo,部首是鹿,总笔画是15画。
〔䴠〕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鹿、夭”。
〔䴠〕字仓颉码是IPHK,五笔是YNJD86,OXXD98,四角号码是00284,郑码是TXMG。
〔䴠〕字的UNICODE是U+4D2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9744,UTF-32:00004d20,UTF-8:E4 B4 A0。
䴠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鹿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15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09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09頁,第7字
音《廣韻》、《韻會》、《正韻》:烏晧切;《集韻》:烏浩切,音襖。
《玉篇》:麋子也。〈魯語〉:獸長麛䴠。韋昭曰:鹿子曰麛,麋子曰麇㊟。
音又,《集韻》、《韻會》:於兆切;《正韻》:伊鳥切,音殀──義同。
音又,叶滿補切,音母。張衡〈西京賦〉:逞欲畋魰,效獲麑䴠;樛蓼浶浪,乾池滌藪。
卷目:考證・亥集下 部首:鹿部
愛日堂藏本: 第894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82頁,第4字
《張衡・西京賦》逞欲畋魰。
謹照原文魰改䰻。
注解
〔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鹿部。
〔䴠〕字拼音是yǎo,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鹿、夭。
䴠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䴠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a young tailed deer
䴠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