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wāng ㄨㄤ

尣部 共4画 上下结构 U+5C23
汉语字典

尣部

4画

4画

上下结构

wang

wāng

WQB

CHU

ORD

80212

5C23

3435 撇、点、撇、竖弯钩

𡯁

尣的笔顺

折叠展开

尣字概述

折叠展开

〔尣〕字拼音是wāng,部首是尣,总笔画是4画。

〔尣〕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八、儿”。

〔尣〕字仓颉码是CHU,五笔是WQB,四角号码是80212,郑码是ORD

〔尣〕字的UNICODE是U+5C2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587,UTF-32:00005c23,UTF-8:E5 B0 A3。

〔尣〕字异体字是𡯁

尣的意思

折叠展开

wāngㄨㄤ

基本解释

同“尢(𡯁)”。《玉篇•尢部》:“尢,俗作尣。”

尣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尢部

武英殿刻本: 第704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98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237頁,第1

《廣韻》、《集韻尣烏光切,音汪。
說文》:跛曲脛也,本作尣,从大,象偏曲之形。〔徐曰〕大一足跛曲。或作尣,今文作尫。

又,《玉篇》:僂也,短少也。
正字通》:瘠病。

注解

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尢部

尣〕字拼音是wāng,独体字。

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āng] ⑴ 跛。《説文•𡯁部》:“𡯁,㝿,曲脛也。”⑵ 曲脊,曲背。《玉篇•尢部》:“𡯁,僂也。”⑶ 短小。《玉篇•尢部》:“𡯁,短小也。”

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尣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ame; the first form is Radical 43

尣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尣(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尣(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尣(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尣(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尣(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