帢字概述
折叠展开
〔帢〕字拼音是qià,部首是巾,总笔画是9画。
〔帢〕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巾、合”。
〔帢〕字仓颉码是LBOMR,五笔是MHWK,四角号码是48261,郑码是LIAJ。
〔帢〕字的UNICODE是U+5E2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098,UTF-32:00005e22,UTF-8:E5 B8 A2。
〔帢〕字异体字是㡊、𠕣、𢂿、𢃫、𧚧、𩉉。
帢的意思
折叠展开
帢
qiàㄑㄧㄚˋ基本解释
◎古代士人戴的一种丝织的便帽:“裁缣帛以为~。”
帢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巾部
武英殿刻本: 第786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331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272頁,第21字
音《廣韻》、《正韻》:苦洽切;《集韻》、《韻會》:乞洽切,音恰。
《蒼》:帽也。
《廣韻》:弁缺四隅。
《增韻》:一曰按頭使下曰帢。
《集韻》:士服也。〈魏志・太祖紀〉〔註〕:漢末公卿多委王服,以幅巾爲雅,是以袁紹之徒雖爲將帥,皆著縑巾。魏太祖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爲帢,以色別其貴賤,可謂軍容,非國容也。
例《類篇》或作、㡊、
。
注解
〔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巾部。
〔帢〕字拼音是qi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巾、合。
〔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à] ⑴ 古代士人戴的一种丝织的便帽:“裁缣帛以为~。”
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帢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帢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