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的笔顺
標字概述
〔標〕字拼音是biāo,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5画。
〔標〕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票”。
〔標〕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木,票聲。本义是樹梢。
〔標〕字仓颉码是DMWF,五笔是SSFI,四角号码是41991,郑码是FFBK。
〔標〕字的UNICODE是U+6A1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161,UTF-32:00006a19,UTF-8:E6 A8 99。
〔標〕字异体字是墂、幖、标、𢲗、𣗖、𣠙。
標的意思
標标
biāoㄅㄧㄠ基本解释
①樹梢。也泛指末梢。《玉篇•木部》:“標,木末也。”《莊子•天地》:“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②頂端。《玉篇•木部》:“標,顛也。”
③柱竿之類。《淮南子•本經》:“標株欂櫨,以相支持。”
④旗幟。《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六》:“雲幙霞標,屏擁天際。”
⑤指事物非根本性的一面。與“本”相對。《淮南子•天文》:“物類相動,本標相應。”
⑥古代指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
⑦始。與“終”相對。《素問•天元紀大論》:“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
⑧標舉;樹立。《玉篇•木部》:“標,標舉也。”
⑨顯出;表明。宋蘇耆《題虎丘》:“虎踞標靈跡,危樓杳靄閒。”
⑩標志,符號。五代徐鍇《説文繫傳•木部》:“標之言表也。《春秋左傳》謂路旁樹為道表,謂遠望其標以知其道也。”
⑪署名;書題。《廣雅•釋詁四》:“標,𦘠(書)也。”
⑫用比價方式承包工程或買賣貨物的手續。招標;投標;開標。
⑬清督撫等所轄綠營兵編制名稱。相當於後來的團。清王士禛《忠毅孟公神道碑銘》:“秦省七鎮及督撫各標官兵九萬八千有奇。”
⑭古代兵器名。《正字通•木部》:“標,標子,槍名。今滇兵用標槍三枝,空中手擲,謂之標子。”
⑮榜樣;代表。《晋書•王羲之傳附王楨之》:“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
⑯格調;風度。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雲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⑰標致,俊美。宋高似孫《剡録•草木禽魚詁》:“緑葉抽條,生於首峰之側;紫花標色,出自鄭巖之下。”
⑱威風;脾氣。明湯顯祖《牡丹亭•閨塾》:“好箇標老兒,待换去。”
⑲同“摽”。擲;刺。漢劉向《新序•雜事四》:“曹劌請盟,桓公遂與之盟。已盟,標劍而去。”
⑳同“瞟”。緊緊盯住。《西遊記》第八十二回:“行者遠遠的標着那兩怪,漸入深山。”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木,票聲。本義:樹梢。
2.同本義tip of a tree。
標,木杪末也。 —— 《說文》大本而小標。 —— 《管子·霸言》
標枝(樹梢的枝條);標末(樹梢)
3.末梢;事物的枝節或表面。與“本”相對tip; symptom。
本標相應。 —— 劉安《淮南子》此所謂氣之標。 —— 《素問六·微旨大論》
標季(末季,末期);治標;標本(本末。中醫稱後起爲標,本原爲本);標病(表面上的病症)
4.頂端top。
標出(塔頂露出)海雲長。 —— 唐· 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標顛(頂端,最高點)
5.柱竿之類pole。
但立直標,終無曲影。 —— 《舊唐書·崔彥昭傳》赤城霞起而建標。 —— 《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標之以翠翳。泛之以遊菰。 —— 《文選·郭璞·江賦》凡坑陷井穴皆有標。 —— 《新唐書·百官志》
標抹(屋樑上的短柱)路標(交通標誌);商標;浮標;標船(掛着標記的船,一般不會被劫掠)
6.給優勝者的獎品 award; prize。
標首(首先拿出的賞錢);錦標;奪標
7.承包者向發包一方所標出的自己願出的價錢 bid; tender。
投標;招標;開標
8.旗幟flag。
樑祖( 朱全忠)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緩急之際,用以揮軍, 祖自目爲火龍標。 —— 宋· 陶谷《清異錄》
9.標準standard。
示我百篇文,詩家一標準。 —— 唐· 杜甫《贈鄭十八賁》大會射,設標的。 —— 韓愈《國子助教薛君墓誌銘》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 —— 孔稚珪《北山移文》
標的(準則,法則;標誌,記號;靶子) 目標 target標鵠(標的) ;代表 example。標程(模範,榜樣);標軌(風範) ,風度 style標格(風度,模範);標領(猶風儀);標態(風采神態) 清督撫等所轄綠營兵編制單位。相當於後來的團 regiment in Qing Dynasty。標下(督撫等管轄的綠營兵叫標。標下,即管轄下的官兵);標統(清代陸軍制,統帶一標的軍官,稱標統。相當於現在的團長)
10.古代武器名 a dart-like weapon。
標子(古代武器的名稱。用於投擲的標槍);標叉(用於投擲的叉)
動
1.標明,顯出label; mark。
黃琬之早標聰察。 —— 任昉《王文憲集序》
標上號碼;標樹(標舉,評價。同標置);標舉(顯示,標明)
2.題寫write。
名標於奇紀(指《山海經》)。 —— 《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
標了牌票(填寫了執行公務的憑照);標目(題寫書文名稱);標名(題名。列舉姓名);標句(撰寫詞句);標註(猶批註)
3.顯揚 show。
標榜(表揚,品評;公告用的榜文);標心(表明意願);標白(顯揚)
4.標立;建立 set up; establish。
標金(樹立銅柱;即條金,爲標準金條的簡稱);標幟(獨樹旗幟)
形容词
1.高 high。
標領(高出衆表);標柱(高柱);標望(聲望很高)
2.標緻,俊美 pretty; comely。
標臉(標緻的模樣);標秀(標緻,秀美);標俊(標緻俊美)
3.突出 excellent。
標拔(特出);標冠(首位)
標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11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550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496頁,第12字
音《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遙切,
音猋──木末也。
《管子・霸言篇》:大本而小標。
《淮南子・天文訓》:本標相應。
例又,高枝曰標。
《莊子・天地篇》: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例又,表也。
《禮・投壺》: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
《晉書・宣帝紀》:立兩標以別新舊。
例又,旌旗也。
《淸異錄》:梁祖建火龍標。
例又,標樹,位置也。
《唐書・王義方傳》:高自標樹。
例又,書也。孫綽〈天台山賦〉:名標於奇紀。
音又,《說文》:敷沼切,音縹。
《廣韻》:方小切,音──義
同。
例《說文》作。
卷目:考證・辰集中 部首:木部
愛日堂藏本: 第318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2頁,第34字
《禮・投壺》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
謹按此孔疏非經文。謹照原書投壺下增疏字。
注解
〔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標〕字拼音是b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票。
〔標〕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木,票聲。本义是樹梢。
〔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iāo] ⑴ 樹梢。也泛指末梢。《玉篇•木部》:“標,木末也。”《莊子•天地》:“上如標枝,民如野鹿。”⑵ 頂端。《玉篇•木部》:“標,顛也。”⑶ 柱竿之類。《淮南子•本經》:“標株欂櫨,以相支持。”⑷ 旗幟。《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六》:“雲幙霞標,屏擁天際。”⑸ 指事物非根本性的一面。與“本”相對。《淮南子•天文》:“物類相動,本標相應。”⑹ 古代指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⑺ 始。與“終”相對。《素問•天元紀大論》:“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⑻ 標舉;樹立。《玉篇•木部》:“標,標舉也。”⑼ 顯出;表明。宋蘇耆《題虎丘》:“虎踞標靈跡,危樓杳靄閒。”⑽ 標志,符號。五代徐鍇《説文繫傳•木部》:“標之言表也。《春秋左傳》謂路旁樹為道表,謂遠望其標以知其道也。”⑾ 署名;書題。《廣雅•釋詁四》:“標,𦘠(書)也。”⑿ 用比價方式承包工程或買賣貨物的手續⒀ 清督撫等所轄綠營兵編制名稱。相當於後來的團。清王士禛《忠毅孟公神道碑銘》:“秦省七鎮及督撫各標官兵九萬八千有奇。”⒁ 古代兵器名。《正字通•木部》:“標,標子,槍名。今滇兵用標槍三枝,空中手擲,謂之標子。”⒂ 榜樣;代表。《晋書•王羲之傳附王楨之》:“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⒃ 格調;風度。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雲而直上,吾方知之矣。”⒄ 標致,俊美。宋高似孫《剡録•草木禽魚詁》:“緑葉抽條,生於首峰之側;紫花標色,出自鄭巖之下。”⒅ 威風;脾氣。明湯顯祖《牡丹亭•閨塾》:“好箇標老兒,待换去。”⒆ 同“摽”。擲;刺。漢劉向《新序•雜事四》:“曹劌請盟,桓公遂與之盟。已盟,標劍而去。”⒇ 同“瞟”。緊緊盯住。《西遊記》第八十二回:“行者遠遠的標着那兩怪,漸入深山。”
標字的翻译
- a mark, symbol, label, sign; standard
- marquer, étiqueter, marque, signe, étiquette, prix, récompense
標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包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