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hì ㄓˋ

木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6ADB
汉语字典

木部

17画

4画

左右结构

zhi

zhì

STVB

DHAL

FMXY

48927

6ADB

12343143145115452 横、竖、撇、点、撇、横、点、撇、横、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横折钩、竖

扻 栉 楖

櫛的笔顺

折叠展开

櫛字概述

折叠展开

〔櫛〕字拼音是zhì,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7画。

〔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節”。

〔櫛〕字仓颉码是DHAL,五笔是STVB,四角号码是48927,郑码是FMXY

〔櫛〕字的UNICODE是U+6AD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355,UTF-32:00006adb,UTF-8:E6 AB 9B。

〔櫛〕字异体字是扻、栉、楖

櫛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ìㄓˋ

基本解释

梳子和篦子的總稱,喻像梳齒那樣密集排列着。~比。

梳頭。~發。~沐(“沐”,洗臉)。

剔除:“~垢爬癢”。

详细解释

名词

形聲。從木,節聲。本義:梳子、篦子的總稱)同本義 comb 櫛,梳比之總名也。——《說文》。疏:“比密曰櫛,尤密者曰茝。” 奠纚笄櫛於筵南端。——《儀禮·士冠禮》 惡笄者,櫛笄也。——《儀禮·喪服禮》。注:“以櫛之木爲笄或曰棒笄。”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詩·周頌·良耜》 妻執巾櫛。——《莊子·寓言》 又如:櫛佩(梳理用品和佩飾);櫛珥(梳篦和耳飾);櫛櫛(形容排比繁密);櫛密(形密集排列如梳齒。

1.用梳子梳頭髮comb

今俟罪潯陽,除盥櫛食寢外無餘事。 —— 白居易《與元九書》

櫛工(舊時稱專替人梳頭理髮的人);櫛束(梳理挽結頭髮);櫛冠(梳頭戴帽);櫛掠(梳妝);櫛梳(梳理);櫛發(梳理頭髮)

2.清除clear

櫛垢爬癢,民獲甦醒。 —— 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

櫛剔(清除,清剿);櫛垢爬癢(去髒抓癢。喻清除邪惡)

櫛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34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560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507頁,第15

唐韻》:阻瑟切;《集韻》、《韻會》、《正韻》:側瑟切,櫛音節。
說文
》:梳枇之總名也。
左傳・僖二十二年》:懷嬴曰:寡君使婢子侍巾櫛。

又,《說文》徐氏曰:櫛之言積也。
詩・周頌》:其比如櫛。〔疏〕言積之比密也。

又,理髮也。
禮・內則》:櫛縰筓總。

又,剔除也。韓愈〈王適墓志〉:櫛垢爬痒,民獲蘇醒。

又,《唐韻》:阻四切──義同。

集韻》與同。

卷目:考證・辰集中 部首:木部

愛日堂藏本: 第326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53頁,第5

《左傳・僖二十二年》懷嬴曰,寡君使婢子侍巾櫛。

謹照原文侍下增執字。

《說文・徐氏曰》櫛之言積也。

謹照原書徐氏改繫傳。

注解

〔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櫛〕字拼音是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節

〔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ì] ⑴ 梳子和篦子的總稱,喻像梳齒那樣密集排列着⑵ 梳頭⑶ 剔除:“~垢爬癢”。

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櫛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mb out; weed out, eliminate
  2. Peigne de coiffure

櫛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櫛(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櫛(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櫛(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櫛(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櫛(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