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hàn ㄏㄢˋ

金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91EC
汉语字典

金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han

hàn

QFH

CMJ

PAED

81140

91EC

34112431112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横、竖

扞 焊 銲 靬

釬字概述

折叠展开

〔釬〕字拼音是hàn,部首是金,总笔画是11画。

〔釬〕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干”或“釒、干”。

〔釬〕字仓颉码是CMJ,五笔是QFH,四角号码是81140,郑码是PAED

〔釬〕字的UNICODE是U+91E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356,UTF-32:000091ec,UTF-8:E9 87 AC。

〔釬〕字异体字是扞、焊、銲、靬

釬的意思

折叠展开

hànㄏㄢˋ

基本解释

古代射者所戴的一种革制袖套。《太平御览》卷三五○引《鲁连子》:“弦銲相第而矰矢得高焉。”

焊接。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予於 譙 亳 得一古鏡……甚薄,略無銲跡。”

指焊药。

鐏。戈矛戟等古代兵器之杆柄下端的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下。 唐 皮日休 《九讽·悯邪》:“既養虎以遺患兮,遂倒釬而授柄。”

通“悍”。躁急。《庄子·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而達,有堅而縵,有緩而釬。”

用同“捍”。参见“ 釬撥 ”。

釬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06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297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284頁,第21

唐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釬音翰。
說文》:臂鎧也。

又,《廣韻》:釬,金銀器令相著。
集韻》:固金鐵藥。
正字通》:釬藥,以硼砂合銅爲之,用胡桐汁合銀,堅如石。今玉石刀柄之類,釬藥加銀一分其中,永不脫。

又,《管子・戒篇》:弛弓脫釬。〔註〕釬,所以鉤弦。

又,《集韻》:居寒切,音干──器也。

又,急也。
莊子・列禦釬》:有緩而釬。〔註〕釬,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集韻》亦作銲。

注解

〔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釬〕字拼音是h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干

〔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àn] ⑴ 古代射者所戴的一种革制袖套。《太平御览》卷三五○引《鲁连子》:“弦銲相第而矰矢得高焉。”⑵ 焊接。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予於 譙 亳 得一古鏡……甚薄,略無銲跡。”⑶ 指焊药。⑷ 鐏。戈矛戟等古代兵器之杆柄下端的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下。 唐 皮日休 《九讽·悯邪》:“既養虎以遺患兮,遂倒釬而授柄。”⑸ 通“悍”。躁急。《庄子·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而達,有堅而縵,有緩而釬。”⑹ 用同“捍”。参见“ 釬撥 ”。

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釬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older

釬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釬(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釬(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釬(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釬(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釬(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釬(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