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hán ㄏㄢˊ

氵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U+6D5B
汉语字典

氵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han

hán

IWYK

EOIR

VOXJ

38162

3233

U+6D5B

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89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623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571頁,第1

廣韻》、《集韻浛胡紺切,音憾。
玉篇》:水和泥也。

又,《集韻》:姑南切,音弇──與淦同。詳淦字註。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揚子《方言》:沈也。或作浛浛、淊、淦、澏。
六書故》:浛別作浛、浛。王子年《拾遺記》:浛天蕩蕩望蒼蒼。

又,地名。
正字通》:浛洸,古英州屬縣;今連州江口之上有浛洸口,屬韶州英德縣。

注解

〔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浛〕字拼音是h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含,五行属

〔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án] ⑴ 古同“涵”(a.沉没;b.涵道;涵洞)。⑵ 广大:“~天荡荡望沧沧。”

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