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gǔn ㄍㄨㄣˇyùn

糹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U+7DF7
汉语字典

糹部

15画

9画

左右结构

gun yun

gǔn yùn

XPLH

VFBJJ

ZWFK

27952

U+7DF7

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2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932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895頁,第1

廣韻》、《集韻》、《韻會緷古本切,音袞。
爾雅・釋器》:百羽謂之緷。

又,《廣韻》、《集韻緷王問切,音暈。
說文》:緯也。

又,《廣韻》、《正韻》:胡本切;《集韻》、《韻會》:戸袞切,緷音混。
博雅》:束也。
玉篇》:大束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苦本切,音捆;窘遠切,音卷──義緷同。

注解

〔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ǔn、yù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軍

〔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ǔn] ⑴ 古同“衮”,古代帝王和上公所穿的礼服:“衣服~絻,尽有法度。”⑵ 古代量词,用百根羽毛捆成的一束。 [yùn] ⑴ 纬。

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