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róu ㄖㄡˊ

革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U+97A3
汉语字典

革部

18画

9画

左右结构

rou

róu

形声字

AFCS

TJNHD

EEMF

47594

7558

8723

U+97A3

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22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389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1381頁,第1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而由切,鞣音柔。
說文》:耎也。
玉篇》:乾革也。
廣韻》:熟皮。

又,《集韻》:忍九切,音揉──柔皮也。

又,《廣韻》:人又切;《集韻》:如又切,鞣音蹂。又,《集韻》:女救切,音糅──義鞣同。

注解

〔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鞣〕字拼音是ró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柔,五行属

〔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róu] ⑴ 〔~酸〕有机化合物,淡黄色粉末,有微臭。工业上用来制墨水和鞣皮革,可入药。亦称“单宁”、“单宁酸”。⑵ 制造皮革时,用栲胶、鱼油等使兽皮柔软

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拼哈查整理。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